升平镇 - 乡镇概述
升平镇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,距成都市34公里,到国家级旅游开发区----龙门山大峡谷路经本镇。升平镇辖17个行政村,1个居委会,总人口32000余人,其中城镇居民人口400余人,幅员面积30.87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5000余亩,是四川都督----尹昌衡的故乡。镇内气候宜人,沟河纵横,田地全部自流灌溉,是粮、经主产区。有汉彭公路支线横穿镇境,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,电力、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。

升平镇贯彻“稳粮调结构,增收奔宽裕”的指导思想,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,加大对农业的投入,推进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进程,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每年以10%递增,在土地流转上取得新的突破。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覆盖面达95%以上,新科技、新品种示验示范基地发挥作用良好,组织引进蔬菜新品种12个,发展了以双丰村、统圣村、墓山村为基地的无公害蔬菜4000亩,重点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“光达养殖场”、“石桥养殖场”、“彭州市龙腾绿色食品加工厂”,带动农户占总户数的36%,巩固绿化成果,年四旁植树58万株,年育苗面积达60亩,整治了旱片死角和防洪渠道,加强了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开发复垦工作。成立了花木研究中心,全镇花卉发展取得长足进步。
升平镇 - 历史悠久

升平镇加强对乡镇企业的规划、指导、协调、监督和服务,推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,进一步做好企业的改制工作和集体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,改制面达到100%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,为全镇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盘活纸业企业一家,兴建了四川省励自生态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,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,增添了发展后劲。
升平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,投资环境大大改善,小城镇建设总规评审已经完成,并通过评审鉴定,投资开辟了益民路,升平场兴农街详规编制结束,正按照规划进行建设,为经商办企业提供了很大的商机,天然气管网建设可望年底完成,社会事业健康发展,巩固发展“普九”成果,且教育设施如语音室、微机室、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齐备,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。
升平镇 - 文化卫生
升平镇推进“科教兴镇”战略。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,增强公民的科普意识,增长公民科技知识。发挥镇农技站、名茶等专业协会作用,以实施中青年农民科技知识培训工程为抓手,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,不断提高农民科技兴农水平。各企业强化科技创新意识,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观念,加强科技投入,积极引进科技专业人才,开展职工岗位练兵,开发研制新产品,提高产品科技含量,企业科技素质普遍提高。

升平镇文广事业日益繁荣。健全文化阵地,把握正确舆论导向,发挥镇文化站职能作用,寓教于乐,积极开展形式多样、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。民间剧团——杜蒋绍剧团,利用传统节日,深入农村,把绍剧精粹献艺于民,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。加强文化市场管理,规范经营行为,净化文化市场。加强投入,安装有线电线,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。开展调频广播扩面,进一步提高了调频广播入村入户率。
升平镇卫生事业稳步发展。健全卫生服务网络,设有升平镇中心卫生院和蒋镇、友谊、长桥、临江卫生分院及镇中心防疫站,重点村设有卫生室;完善医疗设施,投资新建或改造门诊、住院楼,添置先进医疗设备,改善了医疗条件;加强职业道德教育,不断改进服务质量;强化卫生防疫工作,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;重视“精防工作”,落实措施,对精神病患者的监护率达90%以上,被嵊州市人民政府评为“精神先进单位”。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,初步达到了医疗、预防、保健、康复、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“六位一体”的服务要求。
升平镇 - 农村建设
升平镇按照“城乡统筹、规划先行、整合资源、突出重点、强力推进”的新农村建设思路,坚持“准确定位,规划先行”的原则,试点示范取得成效。

二抓多元增收,促生活宽裕。重点抓好传统主业和特色产业的并重发展,充分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。同时加强内引外联,拟通过合作、独办的方式创建生猪养殖小区,旭平家兔养殖场,促进农民增收。
三抓风貌改造,促村容整洁。重点加强以节点景观、村道绿化、沟渠整治、庭院美化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,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,定期清运,并积极推行垃圾袋装化,努力改善了农民出行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。
四抓素质提升,促乡风文明。重点抓好农村新型适用技术的培训的同时,切实加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,努力打造“劳动力品牌”;强化农民文明、卫生、环保等意识的培养,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,树立“团结守法,明理诚信,互助友爱,邻里和睦”的新风尚。
五抓基层建设,促管理民主。重点抓好党务、村务、财务“三公开”,建立“三联”制度,搭建吸纳群众意见和呼声的平台;凡村内的大事,都要经村民代表大会议决、村民代表大会评议成果,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步骤,提高全体村民的民主参与意识。
升平镇 - 社会活动
升平镇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大胆探索,努力实践。就侣俸而言,凸显“休闲垂钓”特色,着重三大产业,首先打造蔬菜瓜果产业。根据县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,把升平镇列入了铜梁县10万亩蔬菜基地的范围,升平镇拟将侣新路沿线的永乐、天星、凤飞等村作为蔬菜瓜果基地进行打造。升平镇拟在2008年试点100—200亩,在种子、肥料、基础设施等方面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。同时开展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,引进业主,从2009年到2010年开展大规模种植,力争种植面积达到5000—8000亩。

升平镇有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。升平镇清醒地认识到,前进的道路上还将面临很多矛盾和困难,在解放思想中发现问题,在解放思想中解决问题,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优良环境和发展氛围。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,主动解放思想,大胆探索,勇于实践。带领班子成员学习外地成功的先进经验,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,结合自身实际,大胆创新,甩开束缚思想和手脚的绳索,在建设和谐侣俸和建设小康侣俸中不懈努力,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。[1]